你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

豆腐娘子的掌家日常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(沈奎李云溪)_豆腐娘子的掌家日常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(沈奎李云溪)

2025-01-22 15:15:35    编辑:wang
  • 豆腐娘子的掌家日常

    主角叫沈奎李云溪的小说叫《豆腐娘子的掌家日常》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

    沈奎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都市
    立即阅读

《豆腐娘子的掌家日常》 小说介绍

她家豆腐坊生意好起来之后,一条街上住的人都是人精,有不少打着主意的人来试探想要议亲的,虽然她都拒绝了,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经常来试探。赵大娘这一出,让很多不想得罪他家的人都望而退步了,她也得安生了。沈老爷子今天一点架子都没有摆,他跟李大富本就是一个辈分上的人,自己这孙子吧,没出息,硬是受了一个女娘三年都不愿意议亲。他也看出来了,这李家姑娘是个有点东西的孩子,自己这大孙子也是把人放在心里了。

《豆腐娘子的掌家日常》 第37章 免费试读

  李云溪看到了沈老爷子眼神闪了闪,这老爷子这几年她也碰到过几次,每次见到她态度倒是很和善,也会跟她交谈几句,就是话语间免不了试探。
  后来见她家生意做的愈发的好了,这老爷子看她的眼神也带了认可。
  沈奎的娘赵氏更是经常来她家吃豆花,买东西,也会不着痕迹的拿着上好的五花肉和猪板油,又或者猪蹄子排骨这些她以前经常买的东西硬塞给她。
  她经常跟街上的老邻居半开玩笑的道:“云溪这丫头,我看着就哪里都好,这要是我的闺女,我都得把她捧手心上,多好的丫头啊,唉,能娶到她做媳妇那可是有福了。”
  她知道这个是赵大娘在拐着弯的跟她们周围的这些人说,自己是她们家看重的儿媳妇,让那些打她主意的人家,自己掂量掂量。
  她家豆腐坊生意好起来之后,一条街上住的人都是人精,有不少打着主意的人来试探想要议亲的,虽然她都拒绝了,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经常来试探。
  赵大娘这一出,让很多不想得罪他家的人都望而退步了,她也得安生了。
  沈老爷子今天一点架子都没有摆,他跟李大富本就是一个辈分上的人,自己这孙子吧,没出息,硬是受了一个女娘三年都不愿意议亲。
  他也看出来了,这李家姑娘是个有点东西的孩子,自己这大孙子也是把人放在心里了。
  “大富老弟啊,咱们都认识这么多年了,奎子也算是你看着长大的,他对你家孙女的心思你也看了这几年了,今天我上门,也算是想让你看看我这张老脸上,同意这桩婚事,你放心,我老头子话放在这,奎子要是对你家云溪丫头不好,我就头个不饶过他。”
  李大富看着沈老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只能道:“我家云溪是个好孩子,就是命苦了些,这几年她跟丰收两撑起来的,云溪哪哪都找不到差的地方,老哥,兄弟说个实话,你也别生气,我是觉得配你家奎子有点委屈她了。”
  沈老爷子看了沈奎一眼,沈奎讨好的看着自己爷爷,老爷子忍下这句听起来不好听的话,顺着李大富道:“你说的不错,你们家云溪确实可以配得上更好的孩子,但是老弟啊,你能放心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孙女交给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家吗?”
  李大富顿了一下也没有在戳人家心窝子:“是啊,不放心啊。”
  沈老爷子又道:“我家奎子再多不好,但是有一点,他对你家云溪啊,是死心塌地啊,这几年你也看到了,想嫁进我沈家的可不少啊,这孩子愣是不点头,就一门心思等你家孝期过去。
  再一个,我家儿媳妇和继业,那你都是看了这些年的,咱们离得还近,以后她想回来盏茶功夫就到家了,你们想见她也更容易吧,她过得好不好你们也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吧,这一点可是你不论找谁家都做不到的吧。”
  李大富不得不承认,沈老哥说了这么多就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里。
  但凡女子在娘家受宠的,最担心的都是怕自己孩子嫁出去受欺负,自己家还啥都不知道。
  两个长辈一来一回说着自家孩子的好,沈奎这边嘴角都咧到耳根了,还偷偷的瞅着李云溪。
  李云溪看都不看他,当着家人和长辈的面,她必须要矜持有礼。
  李丰收看到了沈奎那贼兮兮的样子有些没眼看。
  李云柔和李丰年则是笑嘻嘻的看着这一幕。
  良久,李大富才道:“我们家老大丰收是长子,长幼有序,要等丰收成婚之后才能考虑云溪的婚事。”
  沈老爷子一顿,看了一眼李丰收:“这小子这几年可是能干的很啊,你瞧把你家这摊子买卖发展的多好,这孩子也不小了,议亲了没有啊?”
  他是恨不得李丰收赶紧成婚,今年就让大孙子娶媳妇,明年就抱大孙子。
  实在不怪老爷子着急,按理说有沈二在,他该抱上孙子了,结果,沈二结婚都快两年了,杨吟秋的肚子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  李大富也是他这个年纪的人,他也是巴不得自己孙子赶紧成婚生子,他能见到李家第四代,这辈子也就了无遗憾了。
  “有了些苗头了,快了。”
  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沈老爷子喝了口茶水又道:“那咱们说定了,等你家丰收定了婚期,我就托官媒来提亲了啊?老弟,你要体谅一下我,我都这个年纪了,跟奎子一般大的,孩子都能开蒙了。”
  李大富抬头看了一眼大孙子和大孙女,见他俩都没有什么表示才缓缓点头:“行,等我家丰收定了婚期,你们就托媒人上门吧。”
  “哎,老弟爽快tຊ,那咱们就这么定了,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,我们家该准备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,就看你了,丰收啊。”沈老爷高兴的站了起来,压力给到了丰收。
  李丰收嘴角抽搐眼神复杂,在沈老爷子的盯视下不得不点了点头:“我会的。”
  而南城何家,王媒婆也上门了。
  “侄媳妇啊,你忙什么呢?我这有个还不错的后生说给你家巧娘,你听听咋样?”王媒婆回来就找了何田氏。
  媒婆上门是不能甩脸色的,因为她们认识的人多,你家总有要说亲的子孙,得罪了媒婆,那真是说亲都困难。
  何田氏确实急需把家里那个吃白食的丫头打发出去,好换笔聘金,给家里换个房子,给小儿子说个媳妇,对于王媒婆的到来也是热情的招待。
  “婶儿来了,快进来,我给你泡碗红糖水喝。”何田氏长得就是一副圆脸盘子体型微丰腴的妇人,看着是看出来不把女儿当回事的人的。
  王媒婆跟她家离得近,又是见多了各样的人的,对于何刘氏这种对外还要脸面的人是最知道怎么治她的。
  “侄媳妇啊,我跟你说,这个后生长得不错,明年才到弱冠之年,要不是之前要守孝,早都成婚了,家里没有公婆,就一个老爷子,下面有两个妹妹,还有一个才十二岁就是童生的弟弟,家里还有一个豆腐摊子,这可是打着灯笼都不好找的人家啊。”
第三十八掌:何家
  何刘氏却皱了皱眉头:“没有公婆帮衬,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,这家里就靠着一个豆腐摊子,能有什么出息?”
  王媒婆白了她一眼:“见识短了吧,没有公婆可是进门就当家做主,弟弟妹妹多怎么了,以后姑子是要嫁人的吧,那小叔子说不定就是官老爷的胚子,要真是,那你们家可就是捞着了。”
  何氏一向还真是这么回事,关键是,闺女进门就当家,那还不是自己想要什么都能让她把东西拿回来?
  “那他们家能给多少聘金啊?少了我可不能答应,我家急需用钱?”何氏还是想着先拿到手的才是实惠。
  “你想要多少?”王媒婆心里冷哼,这个贪得无厌的:“我可跟你说了啊,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”
  何氏本来是想要五十两聘金的,又怕把人吓跑了,还想以后得李家的利,想了想咬咬牙道:“聘金三十两银子,不能少了,其他的喜饼之类的也都得有。”
  王媒婆心下松了口气,嘴上还是不松口:“那你给你家巧娘准备什么嫁妆?我可提醒你啊,你这三十两的聘金可不少了,要是嫁妆寒酸的话,巧娘可不会被婆家人看重,她那个小姑子可能干的很,巧娘想当家做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。”
  何氏瞳孔缩了缩,她可没打算给巧娘弄什么好嫁妆,给做两份身衣服鞋子,两床被子,二两银子压腰打发出去就得了,一个赔钱的丫头片子,还想要什么嫁妆?
  可是,王媒婆说的对,要是没有嫁妆,巧娘这丫头性子那么软,在李家站不住脚跟,腰板不直,也没有话语权,她要是想占亲家家里便宜,也没那么容易。
  何田氏有些肉疼的问:“那婶子觉得什么样的嫁妆能行?”
  王媒婆也老实不客气的道:“至少也有四身新衣服,要给婆家的姑子小叔子还有老爷子准备好见面礼,要有两个好木料打的箱笼,四床棉被,被面要喜庆点,锅碗碟盏这些要有,铜盆痰盂,梳子铜镜,压腰银子你看着给点,这个没人会看到,但是摆在明面上的嫁妆要好看齐整,也是你家的脸面,以后你家娶儿媳妇别人也不会轻慢你家,你寻思是不是?”
  王媒婆说一样,何田氏心里疼一下:“哟,这得多少钱啊?”
  “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,你想沾光就要先舍得出好处,要不然,人家凭什么给你好处呢。”
  何田氏最终还是应了:“我应了,但是,这婚事还是尽快吧,我家急用钱。”
  王媒婆对何巧娘也算是仁至义尽了,这么费心替她谋算,也没有图她什么。
  王媒婆在何田氏这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答复,转天就去了李家跟他们说这事。
  “何家应承了,但是希望婚期尽快安排。”
  李大富高兴的直点头:“人家希望快一点,我们更是巴不得呢,我找人问过了,六月十八宜嫁娶,是个好日子,王家妹子,你看咱们这三书六礼是怎么走合适?”
  王媒婆大手一挥:“聘书礼书直接一起过礼的时候交给何家,六礼也不一步步来了,你们要是想合一下八字,我给你巧娘的八字,你们去城外的寺院去找大师算一下,我这边直接跟何家说一下婚期,老爷子在选个日子过大礼,何家要求三十两的聘金,这个不算少,你们考虑下,另外,巧娘也是有嫁妆的,虽然可能不多,但是不会让她光身进门的。”
  李家人一听哪还有不愿意的啊:“行,就按照你说的来,我们没有意见。”
  王媒婆眼见这桩婚事就要成了,她高兴的当即就要回去 跟何家商量婚事,李大富说什么都要留她吃顿饭。
  “大妹子,留下吃午食,我家丰年让你劳累了啊。”
  王媒婆当然喜欢听这样的话,但是她也不是一个占便宜的人:“李老哥,等您孙媳妇进门的时候,我肯定好好来吃顿席,今儿就算了,我回去啊,把这事落定,咱们啊,过了大礼就等着迎亲吧。”
  “那也行,那也行啊,过大礼的时候你问问亲家,看他们有什么意见。”
  “行,我来给你们周全。”
  李云溪把准备好的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给王媒婆捡了半篮子:“王家祖母拿着吧,不值钱,就是心意,也尝尝我们西城的豆腐和你们南城的味道一样吗。”
  王媒婆被李云溪这一举动弄得心里是舒服的很啊:“好,那我就拿着了,哎哟,老哥啊,你这孙女长得可真水灵,说亲了没有啊?”
  李云溪嘴角一抽,这算是职业病吧:“劳您费心了,已经议亲了。”
  “是吗?也对,你这样水灵又能干的女娘,可不是百家求吗。”
  “您过奖了。”
  有了王媒婆的左右周旋,很快就到了过大礼的时间。
  五月初十这天,是何家提出的好日子,李大富早早的就请了在盛京城的李氏族人出面,帮忙抬着准备的聘礼去何家过定。
  除了三十两的聘金,两担子的喜饼,两只母鸡,两条五斤的上好五花肉,两只大鹅为三牲,四色糖为冰糖,红糖,冬瓜糖和蜜糖。
  还有桂圆,红枣,花生,核桃四样干果,视为喜庆。
  两坛子烧酒,两条大鲤鱼,两挂响鞭。
  请了族里的五六个人抬到了何家,还请了族里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出来撑场面。
  何家那边也请了何氏族里的人来招待,王媒婆把李家准备的聘书和礼书都一并给了何田氏,这是做的不太好看,但是这是何田氏要求的,别人也不能说什么。
  当天中午,何家置办酒席招待本家和李家族人吃饭,推杯换盏间,何氏族人也知道了李家的大概情况。
  王媒婆当初压根就没有跟何刘氏说过李家真正的情况,她们竟也没有为自家女儿(妹妹)去打听过。
  在和家人的眼里,何巧娘唯一作用就是换一笔聘礼,以后时常帮衬娘家,至于他们给何巧娘撑腰做面子,压根都没考虑过,只是一味的想从她身上榨多点东西出来。
  何田氏迫不及待的就接过礼书,奈何自己不识字,就悄悄的给大儿子,他走街串巷的也认识几个字,但是,礼书上的字不少,他没几个认识的,一时脸色有些奇怪!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