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中后期的心理创伤恢复

作者:明溦日期:疫情新闻

疫情的突然爆发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,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不同方面、不同程度的影响。若及时调节恢复,则能很快回到正轨,但若放任情绪发展,就有可能留下心理阴影,有针对性地重视灾后心理创伤恢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。

首先,疫情的紧张感过度触发了人们的防御机制。为了消毒,有人每天在家喷洒84消毒液;有人出门取个快递回来,都会从头顶到鞋底喷洒酒精;有人穿着厚重夸张的玩偶服当作防护服出门买菜……小心谨慎固然为好,但是过度的恐慌很可能造成焦虑,过度的防护也可能反过来危害人们的健康。长期居家隔离保护的人们需要逐步回到人群中,如果长期对病毒怀以过度的恐惧,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,不仅影响工作效率,还可能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影响身体健康。所以,需要建立科学的认识,逐步走出家门,了解病毒致病原理,学习科学适度的防护方法。

其次,对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、患者、康复者来说,更大的创伤来自于对病毒的不完全了解、对未来的不可控感。在疫情平稳期,仍然有无症状感染者发生传染、治愈病例病情复发甚至死亡等情况发生,这让人们无法摆脱对“未知”的恐惧。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爆发的病疫,人们对其认知非常有限,而病毒的易突变特性,更增大了防控、检测的难度。此时,人们需要坚定地相信科学,相信疾病一定有办法防治,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;同时,不要将注意力长期单一地聚焦于病情本身,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常常怀有悲观的恐惧心理,过于关注病情波动只会徒增恐惧,让人患得患失。如斯托克学派所指出的:“人们应当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,对于不能掌控的事情,不去抱怨,如此,才能获得踏实坦然”。中医有病理曰:“心气郁结静脉阻塞,忧思本易成疾”,新冠肺炎本非不治之症,不能自己给自己下了判决书。

以上两种心理创伤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。不过,人体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创伤调节能力,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伤害。研究表明,当人们在经历重大创伤时,有时会在潜意识中将难以接受的画面过滤、或是变形,再储存到记忆中,这样能够大大降低这些记忆带来的伤害。因此,如果我们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些创伤问题,不必过度担忧,可以积极求助、努力调节,在亲朋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抚平创伤,并获得成长的力量。

疫情横过,在与病毒的战斗逐渐走向成功时,心理保护的战役才刚刚打响,而我们每个人,都是自己的保护者。

(全国“抗击疫情从心开始”心理专项志愿服务 志愿者:唐依霖)

文章评论